一、如何解答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加点词表达效果的解题步骤:1、解释词语本意。2、观察修辞手法。3、表达效果。4、组织语言解答。
例:“黑云压城城欲摧”中“压”字的表达效果。步骤如下:
1、解释词语本意,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压”为从上面用力的意思。
2、观察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压”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
3、结合整段句子或者文章,分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或者文章主题。从侧面描绘出敌军濒临城下的危机感,和战事的紧张气氛。
格式:“运用---修辞手法或者使用---描写,----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升华了文章主题。”
4、组织语言解答:“压”字是从上面用力的感觉,乌黑的云朵紧紧压着城墙然而城墙好像要承受不住了。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双方交战力量悬殊,守卫将军处境困难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二、却字的用法
却字的用法,如下:
1、<用作动词>却:退;后退。例句——《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
2、<用作动词>却:打退;击退。例句——《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又】<动使动>却:使……后退。例句——《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
3、<用作动词>却:推却;推辞;拒绝。例句——李斯《谏逐客书》:“王者不却众庶。”
4、<用作动词>却:去;去掉。例句——聂夷中《伤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5、<用作动词>却:回头。例句——《孔雀东南飞》:“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6、<用作副词>却:再;重;又。例句——《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
7、<用作副词>却:通“恰”,刚刚。例句——《长亭送别》:“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关于“却”的造句:
1.在欢庆胜利的那一刻,尽管我们十分疲惫,却掩饰不了大家喜悦的心情。
2.迷宫那里有一盏能实现任何愿望的神灯却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进入其中,才能拿到那盏灯。
3.别的艺人是演出前尽量保持神秘,而他却似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完全忘记了做好保密措施。
4.你不像翡翠那样富丽,却似珍珠般晶莹。你不愿被串成装饰用的项链,却甘愿成为粉末,去强健人们的肌体。
5.明明早上还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艳阳天,下午却变成了乌云密布的下雨天。
三、三衢道中的晴和却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的心情。诗人是通过景物描写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
先说写景,首先是“晴”字,在黄梅雨季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
其次是一路的“绿阴”,日日晴则必然骄阳当空,有了绿阴就凉爽得多,走起路来也轻松得多,此二可喜也。
三是“黄鹂四五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更使诗人感到高兴。
诗人的“泛尽却山行”这一活动不但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还表现出诗人欢快的心情。
四、春夜洛城闻笛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
“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词句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
⑵玉笛:华美的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暗飞声:因笛声在夜间传来,故云。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
⑸故园情:怀念家乡的情感。故园,指故乡,家乡。
白话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扩展资料: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夜洛城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