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伯克段于鄢***中有哪些春秋笔法
郑伯克(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讽刺郑波不像个哥哥)段于鄢
左丘明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母子关系就没好过吧?)。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还有就是,郑伯的套路是让弟弟一步步滑向叛变,然后借此一举歼灭之,政治权术的一种,而不是把段当弟弟看待。
二、郑伯克段于鄢春秋笔法的体现
标题就体现了春秋笔法,其一,郑伯的伯既是指爵位,也是指哥哥,一语双关,讽刺郑庄公君不像君,哥哥不像哥哥;段是共叔段,是郑庄公的弟弟,也是郑庄公的臣子,克有攻克,克敌制胜的意思,哥哥对弟弟用克,说明作者讽刺郑庄公和共叔段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这就是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讲究遣词造句、微言大义,以一字定褒贬。“郑伯克段于鄢”一句出自《春秋·隐公元年》,全句为:“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时间、主要人物、地点,在九个字中精炼准确地叙述出来。看似一句简单的陈述句,内里却蕴含着作者对这件历史事件的态度,无形中透露出作者的思想道德观念。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出自《左传》,是左丘明为孔子写的《春秋》(非原创)所作的“传”。全文围绕“郑伯克段于鄢”展开与扩写,为读者呈现出这段历史更为全面的故事。郑伯是郑武公与申国姜氏之子,因出生时致姜氏难产,不受母亲待见。母亲喜爱弟弟共叔段,且事事偏向弟弟。等到郑伯继位,母亲仍然偏心溺爱共叔段,于是郑伯利用母亲的偏心,故意纵容共叔段,一步步使其误入歧途,最终起兵叛乱,郑伯在这时出兵与共叔段对决,共叔段最后于鄢大败。
从《左传》中可以看出,共叔段的叛乱除了他自身的野心外,更为重要的是郑伯的恶意纵容。母亲的偏心导致了郑伯内心的不平衡,使他丝毫不顾及手足之情,对弟弟共叔段痛下毒手,最终促成了“郑伯克段于鄢”这样一出兄弟相残的悲剧。
三、简述春秋笔法的含义,并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说明。
【答案】:(1)《春秋》通过微言大义体现作者的褒贬之情,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2)《郑伯克段于鄢》文中有一段“书曰”的引用文字是解释《春秋》记事中蕴含的深意的。(3)《郑伯克段于鄢》故事曲折生动,刻画细致入微,客观上展示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趋势,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不可调和的冲突。
四、“春秋笔法”是怎样做到一字见褒贬的
我们常常喜欢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词有在不同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同样的意思也可能存在多种表达方式,这两种情况大概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纸张发明出来和普及使用之前,文字的记录和传播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古人用字精炼,希望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含义。“春秋笔法”起源于孔子作《春秋》时所使用的手法,微言大义,一字可见褒贬,下面列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春秋笔法”是怎样做到一字见褒贬的。
列举《郑伯克段于鄢》:题目即现褒贬《郑伯克段于鄢》出自《春秋左氏传》,《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是对《春秋》一书的阐释和补充。《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郑庄公因为出生时难产而不受生母武姜的喜爱,武姜多次请命于郑武公希望可以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共叔段。郑武公没有同意,但是武姜不死心,甚至在庄公即位之后,联合共叔段争夺王位,庄公明明知道母亲和弟弟的想法,他没有及时阻止,而是故意纵容,并提前做好将共叔段一网打尽的准备,最终共叔段起兵失败,庄公乘胜追击。
称郑庄公为“郑伯”,是说其德行不符合一国之君的德行;不讲共叔段称为“弟”,则是说其所作所为并不像个弟弟;将二人的争夺称为“克”,则是说明两人相争好似敌对双方,而不是兄弟。这个题目就包含了作者对于这个事件中兄弟二人君不君、臣不臣、兄不兄、弟不弟行为的贬斥和谴责。
“春秋笔法”的评价和应用左丘明曾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史家下笔要求客观,不带个人情感偏向,秉公记叙。但是在胜利者书写历史的时代,史家为了自保,便会用这种笔法来暗含褒贬,刻画细节。比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对刘和珍君被害时的描写,便在细节中表现了有人预谋并且下手毒辣的事实。春秋笔法也为中国文学作品大都含委婉的表达奠定了基调。